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訪談回放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寫作是作家個人的孜孜以求和不斷挑戰,但文學不能不關注現實生活,與時代相呼應。對于當過教師,做過記者,現在是企業老總的楊小凡來說,對文學的堅守和熱愛與豐富的人生經歷使得他在現實主義題材小說創作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日,作家楊小凡做客由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直播,他表示,文學是其生活和思考的一部分,也是讓他很快就能歸于寧靜的心靈滋養品。
文學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作家楊小凡
徽派:這次參加完全國作代會回來有什么感受?
楊小凡:這次作代會國家非常重視,賦予新時代文學新的定位。我印象特別深的是習總書記提出的“人民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人民”。藝術家、作家要關心熱愛人民,并作為思考和寫作的主題。這次會議同時提出新時代文藝工作者要有責任感,有擔當意識,描繪時代畫卷,記錄時代生活,值得我們深思。中國當代藝術家,要把中國傳統文化傳出去,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我們的文化自信。
徽派:您的社會角色一直在不斷變化,寫作承載的意義有變化嗎?
楊小凡:一個作家,對文字產生觸動,對寫作產生興趣,源頭總結下來就是童年和故鄉,故鄉是文化根基,童年是心靈家園。我出生在一個偏僻的農村,但慶幸的是,小學時候遇到了一位很好的語文老師。小學離村子很近,那時候下午不上學,我沒事就到學校周邊放羊,老師就給我講水滸三國故事。夏天的時候,老師讓我放學留下來燒火,做搟面條給我吃;冬天的時候,房子冷,我就坐在老師被窩里,陪他聊天,文學的種子就在漫漫長夜中萌發了。十幾歲上初中時,有寫作欲望,總想表現;80年代工作之后,也發表了一些東西,但是有名利色彩,總想證明自己;現在隨著年齡增長,是通過文學閱讀和寫作,來對社會、生活和自我進行理解。文學是通道,思考過程中想通了,就會很舒服,也便于溝通理解。年輕時候感覺過不去的東西,或者對某種現象看不慣,通過寫作和思考慢慢地都理解了。目前為止,寫了那么多東西,我覺得文學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思考的一部分,能讓我很快平靜下來。
楊小凡作品
徽派:生活經歷給您的素材給養一直源源不斷,這方面是您的優勢。
楊小凡:其實每個人都有生活,關鍵是生活的面窄一些還是廣一些,每個人對生活的思考都會有東西可寫。我工作經歷的變化多,接觸面比較廣,相對看問題現象多一些,寫作動力強一些,要表達的多一些。我的第一篇作品發表在1984年的安徽青年報上,那是我考取師范的第二年,寒假回村的時候聽說村里一位姑娘因為拒絕父母的包辦婚姻而自殺的事,那年我17歲,對我觸動很大,覺得應該把它寫出來。后來,我的作品都是比較關注現實。
小說的細節是真實的
楊小凡做客徽派聊小說創作
徽派:您更偏好現實主義小說嗎?
楊小凡:有人寫作可能一部就成功,那是天才,非常少,大部分人需要不斷練習。90年代后期,我發表了一些小說,但影響不大,因為感興趣,我就轉向對亳州文化進行研究,并實地考察,寫小小說,把從曹操到民國以前的一百個亳州歷史人物寫出來,這就是《藥都人物》,七個版本,一直在出,其中30多篇被各類大型考試選用。雖然說寫歷史非常過癮,可以想象虛構,但總是和我的初衷很遠,所以后來我又重拾現實題材,并一直沒有離開現實主義小說創作。
楊小凡作品
徽派:您怎么看待小說與生活的關系?
楊小凡:小說都是虛構的,考量的是作家的虛構能力??吹揭患?,把它如實記錄,這不是小說家,而是應該在對整個現實生活進行觀察的基礎上進行二度創作,加上真實的細節,形成文本的載體。但這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是把作品交出去,讓讀者參與二度創作。如果一篇小說,給讀者留下的開口越多,思考越多,文本才越成功。因此,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讀者參與的廣度和深度。
徽派:當社會角色跟寫作產生沖突,您怎么平衡?
楊小凡:我的工作接觸人比較廣,日常工作也比較繁忙,但是個人就要休息,要停頓下來,生活也是,紅塵滾滾,如果一直不停下,繃緊弦,那會非常累。我用文學來平衡自己,能非??烊攵?,拿到書一看,馬上就平靜下來。每年長假我會集中寫作,平常時間用來思考積累,比如坐在車上,自己安靜構思,回憶讀過的書,經歷的事,回望思考,時間不浪費,所有經歷都是寶貴的。
作家應當寫人的心靈
徽派:創作時您有沒有自我感動,淚流滿面的時候?
楊小凡:我有特別想寫的東西,考慮三五年,但第一句就寫不下去,就是情緒力量積累得還不夠,沒有真正感動自己。寫作者是幸福的,始終有人和你對話,雖然都是自我思考,但和人物溝通非常有意思。小說寫出來以后,每一個我創造出來的人物,十年二十年以后,我還能回憶出來他的樣子。我曾經寫過一篇非常短的小說,講的是一個富家子弟愛聽戲,并愛上了青衣,青衣死后,他花錢讓人做了個泥塑,天天在屋子里面唱戲。作家也是,有時會喜歡上自己創造的人物。我有時候也重寫過,比如過了幾年以后不滿意,會在另一個作品重塑這個人物,也是自我完善的過程。
徽派訪談現場
徽派:怎么理解作家身份的擔當和責任感?
楊小凡:我覺得作家要有責任擔當,要在文本當中體現他對這個時代的思考和理解。比如新農村建設,好多作家在寫扶貧干部啊,美麗鄉村怎么建設啊?,F在農村都是老人,年輕人都不在,未來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環境好了,人就回去了嗎?作家應該有思考,為什么人要逃離農村,每個人的選擇都應該被尊重,作家能不能給出一個方法很重要;又比如看到丑惡的社會現象,要警示,鞭撻,讓大家了解這一現象,給社會一個反思?!陡∩洝贩浅C?,但如果認真解讀,其實它與社會是緊密相關的,只不過被美好的感情,漂亮的文本遮掩,它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文學要和時代相呼應,要擁抱生活,這不是口號,就是作家的擔當和責任。我的寫作動力,一是滋養和回饋自己,來理解生活;二是發聲,這個時代我沒有缺位,表達真實的想法。
徽派:喝了那么多酒,聽了那么多故事,還有什么是能夠打動你的?
楊小凡:真正打動我的,是蕓蕓眾生中有個性的人心靈的變化?,F在物質極端豐富,但人卻那么焦慮,那么困惑,沒有快樂,內心越來越枯燥,物質占比太高了,心靈被擠壓了。文學非常遼遠,給人的感受和體味就像空氣的濕度,整個身體都舒服,心靈得到滋養,觸動我寫作也恰恰是這個。作家還是要寫人,寫人的心靈。其實作家、作品合起來就是他本人的心靈史,創作就是重塑靈魂,重塑自我的過程。生活太快了,好多人沒有真正靜下心來去讀書,一年甚至讀不到一本書。作家要提供好的文本,當然這對寫作者要求非常高,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希望作品帶給大家希望
楊小凡作品
徽派:您對自己的要求和自我挑戰會讓您焦慮嗎?
楊小凡:好的作品永遠是下一部,但可能下一部永遠寫不出來。超越自己不容易,超越別人更難,這么多年我有時候也非常焦慮,隨著閱讀寫作越深入,感覺自己越淺薄,好多東西沒想通,需要寫的東西很多,太多的書沒看等等。寫作上、思考上難以超越,就會焦慮,看書也是這樣,前人的知識很多,我們的實踐非常少,但這恰恰使自己更有動力,方向更明確。
徽派:感覺您的自我和解能力和角色轉換能力很強。
楊小凡:中華民族歷經磨難,經受血與火的洗禮,還一直保留著文化的完整,依然面對世界,就是中國哲學中的和解能力,這是大智慧,中國人潛意識里面就是這樣。人其實最大的敵人就是自我,如果不能與自己和解,和自己過不去,自己戰勝不了自己,就會陷入失落,無望。所以,我的作品盡量給出的都是希望的東西,生活不能沒希望,太陽明天照常升起,心里布滿希望,才能有動力。
楊小凡:我的作品盡量給出的都是希望的東西
徽派:這就是您的作品想要對外傳達的精神內核。
楊小凡:以前的學校教育可能只告訴學生怎么去成功,競爭,卻沒有告訴他們怎么生活,做人,讓孩子們成為了知識的巨人,心靈的矮人?,F在國家提倡文化自信,這是非常有深意的,因為人都是需要精神支撐的,傳統文化的滋養對人非常重要?;张蓪ξ幕陌l掘和傳達,是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比如和作家聊,和科學家聊,聊各種文化,是體現文化自信非常好的通道。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李燕然/文 薛重廉/圖
請輸入驗證碼